农民“网红”圈粉无数:唤起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乡愁
农民“网红”何以“圈粉”无数
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深度渗透,以往人们印象中老土的农村也涌现出一大批农民“网红”。他们通过直播展现乡村生活、山林秀美、土特产制作等,吸引了不少关注。在许多人看来,这些农民“网红”的出现,不仅打开了一扇亲近农民、了解农村的窗口,也搭建了一座城乡互动、文化沟通的桥梁。他们不仅红了自己,更红了“三农”!
农民“网红”掀起一股别让火箭痴心等待?样的“乡土热”
“老铁们,你们看,这位大爷正在制作美味的笋干,我看着都要流口水了……”在江西省横峰县大山深处,和煦的阳光照射着一座村庄,正在进行手机直播的蒋金春给这个几乎只剩下孤寡老人的村庄带来了活力。
带着浓厚的地方口音,再配上稍显滑稽的语言语调,直播才开始几分钟,便吸引了不少网友围观。
今年39岁的蒋金春是横峰县新篁办事处山黄林场早田村的一名农民,也是拥有180多万名粉丝的网络主播。
一个偶然的机会,返乡创业的蒋金春认识了一名网络主播,在他的启发下,开始在网上直播自己的山村生活。
从笋干的制作到山茶油籽采摘,从山里美景到村头新屋,都是蒋金春直播的内容。这种质朴的直播,让他“圈粉”不少。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不少农民开始利用网络展现乡村日常生活,有的甚至赶潮当起主播,成为“网红”。这些带有浓浓乡土味的“网红”,在网络世界里掀起一股别样的“乡土热”。
蒋金春在家中一边包装笋干,一边跟直播平台上的粉丝互动。
记者登陆一些网络直播平台,看到许多网络主播拍摄的关于农村题材的短视频,并获得大量点击和评论。这些视频有的展现乡村的秀美风景,有的是在深山老林里比阿联二世还关键摘杨梅、挖野菜,有的是在山泉溪流里捕鱼捞虾。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合江镇三块石村90后小伙刘金银是当地人气颇旺的农民“网红”之一。
2017年,刘金银接触到网络直播,尝试把自己录制的小视频发布到直播软件上,逐渐有了名气。如今,他的粉丝量已突破20万。
“分享原生态农村生活,讲述真实的农村故事。”这是刘金银在微博上的简介。
记者在他的直播页面上看到,其直播内容主要是农村日常生活的场景,包括犁田插秧、捉黄鳝、嫁接荔枝、做竹筒饭、给父亲过生日等等。
刘金银说,他在直播时不会化妆,也不会刻意搭配衣服,展现的就是自己的日常生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向大家展现真实的农村和农民生活。
农民“网红”何以“圈粉”无数
在拼颜值、比才艺的直播圈中,农民“网红”何以“圈粉”这么多人?
蒋金春告诉记者,自己刚开始直播时,没找准方向,也没多少人观看。“大家都喜欢看漂亮的小姑娘直播,哪有人看我们依法批捕一犯罪嫌疑人这种糙老汉啊。”蒋金春笑着说道。
然而,一次他突发奇想,直播在家做吊锅菜,过了没多久观众越来越多,一些人还在留言栏说要去山里转转。
这让蒋金春意识到,可以通过直播将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展现给观众,这除了满足一部分人的好奇心理外,还能唤醒许多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乡愁,勾起人们对乡村美好生活的向往。
蒋金春穆罕默德正考虑加盟湖人拿着手机跟粉丝们介绍家乡的美景。
在乡土情结重的中国,农村一直备受关注,由近几年出现的“返乡笔记热”即可见一斑。
然而,与话语表达丰富的城市群体相比,广袤农村里的农民却成为“沉默的人”。
而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和农民“网红”的出现,过去“沉默”的农民也开始主动发声,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全面、更加鲜活的农村。
在土灶上做农家菜的老奶奶、拿着竹篓在清可见底的河中捞鱼的老爷爷、在山上挖野菜的主播……这是湖南永州一名拥有88.5万粉丝的农民主播呈现的内容,他将自己的直播名之为“大山里的生活日记”。
在视频下方,记者看到了许多留言,诸如“好喜欢这种自然纯朴的农家生活”“好美的地方”“我也想去这么个地方生活”等。
除了乡村环境的秀美、农家生活的恬静、深山老林的野趣之外,通过农民“网红”,人们也看到了农村的新变化和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江西省丰城市红洲村青年种粮大户甘时清也是一名湖人这招是否管用新晋“网红”。2017年,他将一段边唱歌边开拖拉机耕田的视频发到网上,引发广泛关注。
他说,过去种田辛苦又不挣钱,很多人外出打工,但现在这一状况正在改变,种田都是机械化,即便农忙季节也不会很累,相反种田唱歌玩自拍让他觉得倍儿爽。
借助网络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除展现真实的农村和农民生活,搭建一座城乡互动、文化沟通的桥梁外,这些农民“网红”本身也给农村带来了许多新变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在直播过程中,蒋金春又开拓了一项新业务——帮乡亲们卖山货。他所在的早田村地处偏僻,有条件的村民大都搬下了山,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孤寡老人。
“先前直播时,有时候会拍到老人们晒笋干、榨山茶油的画面,粉丝们就说,山里这么多好东西,自己想买一点。”蒋金春说,逐渐地,他开始帮着村民们卖山货。
从2015年开始,笋干、甜茶叶、梅干菜,还有一些时令水果等,这些在当地人中不起眼的山货,在蒋金春的粉丝群里都成了抢手货。
附近村的村民都知道,只要有能卖的山货,蒋金春家就是“收购站”。通过他,当地有近50个自然村的200余家农户把山货卖出了大山,一些农户为此一年能多挣2万多元。
“以前,我都是把笋让你做到快速减肥的秘诀干背到山下去卖,但常常是背下山后又背上来。去年,家里200多斤笋干一直卖不出去,发愁啊!”村民周荣生说,有一次,蒋金春举着个手机到他家中,边转边拍,不到2天时间,所有笋干全部卖完了。
记者采访发现,像蒋金春这样借助直播带动农产品销售的“网红”并不在少数。农民当“网红”,不仅红了自己,更红了“三农”。
通过他们,以往农村许多“藏在深山人不识”的土货都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网红”的力量,并借其推销自己的产品。在江西寻乌,当地已连续两年开展“我是新农人网红”“最美网红脐橙姐/脐橙哥”活动。
活动发起人、寻乌县西河堂农业创始人林瑞平说,“网红”经济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新经济力量,通过它,能大大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除卖农产品外,一些农民“网红”还开始酝酿更大的目标。
蒋金春告诉记者,他未来的计划是把自己的快手账号做到拥有上千万粉丝,在村里开设民宿,提升接待水平,带动整个村发展乡村旅游。“老铁们都愿意来山村感受一下美丽乡村,到那时我的短视频就更有意义了。”(郭强 邬慧颖)
文章来源于:
相关网站:
- 逗小患者开心 儿科医生手背上画小猪
- 柳州中院刑二庭淬炼“审判名匠” 把
- 25年 一家三口为18位烈士守陵
- 南宁:外卖骑手交通违法将纳入失信惩戒
- 天津首发手机版电子营业执照 企业办
- 网络直播乱象频发 全国人大代表呼吁
- 自酿酒五花八门 北京市将加大对自酿
- “扫黄打非”办推进专项行动 整治违
- 深圳用人脸识别技术曝光闯红灯行人
- 汶川突发大规模山体滑坡 沙石铺160米
- 创客成雄安名片 哈佛博士后回乡自组
- 向“白色污染”宣战 南乐在河南省先
- 苏宁女足小组第一挺进足协杯八强
- 南京打造首家绿色无烟墓园 购墓前需
- 河海大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国际排
- 不“容”错过 2018句容国际马拉松5月
- 赏着二月兰还能吃遍南京高校特色美食
- 国际慢城振兴发展大会在高淳举行 首
- 多地打响乡村振兴战略“第一枪” 美
- 年轻人丧葬观发生变化 新观念为殡葬
最新热门推荐 The latest popular recommendation
- 中国汽车越野巡回赛揭幕战:赵向前获专
- 廊坊瓜贩制止盗窃被刺死案开庭 5人被
- 几名外国间谍在军事禁区附近逗留 的
- 你发朋友圈里的自拍 可能被不法分子
- 云南腾冲:家风家训得传承
- “为儿子做公益 才是生活的意义”
- 吃麻辣烫引发“毒驾” 有害食品案犯
- 破坏烈士纪念设施现象明显减少 专家:
- 聚焦隧道工地职业病:筑牢劳动者健康“
- 报告析儿童早期发展服务难题 0至3岁
- 武汉14岁少女捐髓救父
- 专家:立法执法宣传合力守护烈士纪念设
- 案发20年后,女“红通”低头承认检方指
- 开发商雇人将业主打成重伤 打手拿300
- 山东破获特大网络投资诈骗案 冻结资
- 三次开庭 被告人挥手致谢公诉人
- 一名宪法研究学者的普法之路
- 深圳:闯红灯就“露脸” 隐私泄漏风险
- 清费降费 今年再减三千亿
- 安徽:今年力争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
最新文章NEWS
- 农民“网红”圈粉无数:唤起隐藏在内心
- 窃贼驾车拒捕撞损5辆警车 涉案人员近
- 女友赌气跳河身亡 男友被判赔16万:未
- 造谣传播温州猝死员工家属自杀 两网
- 对公司不满把包裹当球踢 快递小哥自
- 八旬婆婆扫墓滑倒 民警冒雨背她上山
- 网络医院进山区 慢病能在村里看
- “枫桥经验”在互联网之都焕发新生机
- 湖北省防汛抗旱形势:气象年景偏差 需
- 上次弄错女娲性别 这家公园现在又闹
- 新华时评:实现民族复兴的宣言书
- 浙江桐庐实施天然水域全面禁渔 违者
- 商丘一男子造谣“13人感染N7N9病毒死
- 北京西城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公布 红
- 北京海淀法院“攻心战” 拿下“骨头
- 全国“扫黄打非”办推进三大专项行动
- 人民日报:少数国企领导搞“独立王国”
- 九成受访者称生育二孩需社会扶持 三
- 争相装困、扮贫、哭穷?“赖贫”背后是
- 福建:对汛期基层危险区建档立卡